木結構建筑在中國古代就得到廣泛應用,但是隨著歷史的推進,木結構建筑一度在中國停止了發展,直到幾十年前,木結構建筑才再一次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。雖然現今木結構房屋發展越來越快,但許多業內人士依然感覺到木結構建筑在國內被絕大多數人誤解著。比如木結構是否堅固?木結構易燃?木結構保溫性能差等等,存在著疑問乃至認識上的誤區。這些在北美等發達國家早已被解決了的認識問題,在中國依舊需要啟蒙性的思想革新。今天拼方機木屋設備廠家就給大家講解下!!
誤區1:木結構易燃
木材的易燃性在人們的腦中根深蒂固,自然地認為木結構非常容易發生火災。其實要將一根原木引燃是非常困難的,只有在將原木劈成小小的木條時,才可能被引燃,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常識。實際上,木材經過明火燃燒,表面會形成碳化層,碳化后的木材具有良好的隔熱性能,可有效的延緩火勢的蔓延。木屋根據用戶更高的木結構防火需求,給木結構墻體涂刷防火漆/劑,阻隔火焰與木構件的直接接觸,輕松應對無情火勢。
誤區2:木結構易腐敗
很多人認為蟲子容易蛀空木材,使木結構腐敗造成斷裂,是不可靠的建筑材料。其實木結構的壽命非常長,可達千百年,其抗蛀性能非常強,如樟木可抗蛀驅蟲。在瑞典現在還屹立著一座建于公元500年左右的原木建筑,已歷經1500年的風吹日曬。隨著現代科技防腐劑效能的日益提升,木材的耐用性更是大大增強。
誤區3:木結構不堅固
木結構韌性大,且因木屋的箱式結構將力均分,木材具有很強的彈性回復性,對霎時沖擊荷載和周期性疲勞損壞有很強的抵御才能,所以在大地震中接收的地震力小,結構在 基本產生位移時可由本身的彈性復位而不至于產生倒塌。總的來說木屋有結構輕,抗沉降,抗老化,完整接收地球磁場等優點,并且木結構的抗震、抗風特征早已得到充足驗證,深受人們信賴。
誤區4:木結構保溫性能差
木材是很好的電絕緣體,存在低傳導性。在同樣厚度的前提下,木材的隔熱值比實心磚墻的住房要高三倍,比混凝土高16倍,比鋼高400倍,比鋁高1600倍,若到達同樣的保溫后果,木材須要的厚度是混凝土的1/15,是鋼材的1/400。良好的保溫隔熱機能象征著長期減少了電或煤氣的耗費,也就是說既能夠節能,又能夠供給冬暖夏涼的宜居環境。
誤區5:破壞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
有些人認為發展木結構會減少森林資源,破壞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。其實不然,合理地利用森林資源,抑制森林超限額采伐,適當的擴大木材消費和發展木材工業,減少木材不合理消耗,提高木材綜合利用率和循環利用率,對人工林的發展會起到促進和支持的作用,可促進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,保持生態平衡,同時,使用木結構也是增加碳匯的一種途徑。并且木材作為建筑材料替代了鋼筋混凝土這樣的高耗能建筑材料,減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,符合環保的建筑模式。
誤區6:木結構建筑易受潮
生活中通常有一個誤解:水是木材的天敵。事實上,許多木結構建筑建造在多雨、潮濕的地區。木材能夠吸收并釋放大量的潮氣,只有在長時間處于非常潮濕的情況下才會產生問題。只要在建造木結構時合理地做好防水,木材就能成為一種在各種氣候下表現良好的建筑材料,在濕度較高時吸收潮氣,相反濕度較低時則釋放潮氣,使得建筑物愈加舒適。
以上就是拼板機木屋設備廠家為大家帶來的知識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,如果您有需要就及時聯系我們!!